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033号建议的答复
臧小良代表:
您提出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收悉,结合财政职能,现答复如下:
33号提案提出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紧贴当前财政改革工作实际,指出了财政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提出了有效建议。我们表示全力支持和重点关注。
一、强化绩效理念,广泛营造绩效氛围
一是加大引导力度。加强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全面讲解理论知识、业务要求、工作流程、操作规范,提升各层级人员素质,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健全制度体系。围绕着预算绩效管理关键环节,制定了包括唐山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内的14项制度文件,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三是构建管理机制。着眼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全周期,开展绩效目标管理、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价等工作,促进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的一体化。
二、实施事前评估,不断提升决策质量
一是建立评估机制。为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公正性,联合市人大财经委,邀请人大代表和相关专家,组建专家审核小组,创新性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二是加强审核论证。通过单位汇报、专家问询、打分评比等方式,对新增重大政策和重大专项立项必要性、实施可行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投入经济性、筹资合规性、可持续性等六个方面开展系统论证,确定项目最终得分。三是强化结果应用。坚持结果导向,将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硬化挂钩机制,真正发挥资金效果
一是推行“三挂钩”。将事前评估结果与年度预算挂钩,事中监控结果与预算调整挂钩,事后评价结果与以后年度同类项目预算安排挂钩,搭建评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之间的桥梁。二是优化资金保障机制。对评价结果为优的,予以优先支持;对评价结果为一般的,根据财力和得分排名次序由高到低依次予以保障;对评价结果为差的,取消项目预算安排。
唐山市财政局
202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