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财政部河北监管局:抓实“三个监管”服务雄安建设

发布时间:2021-05-27 09:33:43 来源:财政部网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财政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河北监管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新职责新要求,紧扣新区现阶段建设需求和财政管理水平实际,积极构建“系统监管、联合监管、职能监管”的雄安财政监管新格局,支持服务新区建设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履职尽责推进系统监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河北监管局党组深刻领会财政部党组在河北监管局设立雄安监管处的政治考量,坚持在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中找准定位、谋划推进。根据“三定”规定以及财政部党组明确的监管局具体职能,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指导更好发挥监管局职能作用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为新区量身打造与建设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建立了雄安财政监管“1+2+4”系统体系:“1个核心”,即:以全力推动中央财政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为核心。为从体制机制层面推动提高新区落实中央财政支持政策的执行能力,河北监管局主动开展新区财政体制研究,形成《借鉴深圳经验完善雄安新区财政体制的研究报告》,为财政部相关司局制定政策和新区改革实践提供参考。“2个重点”,即:以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综合财力补助资金和大规模建设重点项目资金保障监管为重点,及时准确反映中央财政支持政策成效及建设资金保障情况。“4项支撑”,即:以“三保”保障、债务监管、资金绩效、调研评估等为基础支撑,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月度监管信息方式向财政部相关司局反映情况,充分发挥哨兵、探头、参谋作用。

  二、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大局深化联合监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河北监管局党组坚持一切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聚焦新区建设发展需求实际,在厘清职责边界的前提下,将传统“联合监管”升级为“财政预算管理协作机制”,与新区管委会在数据共享、政策会商、协同推进等方面深入协作,实现了由“嵌入式监管”到“融入式服务”的转变,推动增强新区财政治理效能。一是推动夯实财政管理基础。牵头编制完成《雄安新区财政运行数据》,系统梳理了“十二五”以来新区三县的产业、收支、财力和债务等历史数据,从总量规模、增长幅度、结构占比等方面进行分析,完善了新区财政数据库。二是推动提升财政管理水平。针对日常监管发现的苗头性、趋势性情况,先后向新区提出关注县级财政运行、加强直达资金管理等具体建议,督促新区各级财政完善管理、提高效益。三是推动加强财政能力建设。先后就新区单独设立财政管理机构、加强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报告情况,推动加强新区财政能力建设。

  三、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强化使命担当探索职能监管。履职过程中,河北监管局始终坚持“财政部各地监管局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积极探索开展财政职能监管,坚决推进中央重大财税政策在新区落实落细。2020年以来,结合日常监管、专项核查以及专题调研了解的情况,督促属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新区开展大规模建设提供高质量财政支撑保障。一是新区财政管理基础有效夯实。推动新区制定出台《雄安新区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2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流程。二是新区财政管理效能不断提高。推动新区加强财政改革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展财政支付取得实质性进展,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实现全覆盖,以改革破发展难题取得明显成效。三是新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推动新区建立县级“三保”执行监测机制,结合直达资金管理动态掌握县级执行情况,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更可持续。

  下一步,河北监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实际,进一步夯实监管基础,创新监管举措,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和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